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tech,顽石的万历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召见外藩使臣一般都在朝会上举行,但旧港宣慰司还是有些不同。它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明朝廷的直辖地。

    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7年),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设置了直接归大明帝国的直辖领土:旧港宣慰司,统治范围为后世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一部分。

    朱棣封武装华侨首领施进卿为首任旧港宣慰使,一直到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施进卿之女、继任旧港宣慰使施二姐,因为明朝停止下西洋,孤立无援,在当地土邦势力侵攻下,被迫降服为止。

    可以看出,旧港宣慰司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外藩,宣慰司应该被看作朝廷的经制武官。因此这次召见被安排在了文华殿,也就是小皇帝读书的地方。

    ……

    “张公公,有劳尊驾带路,囊图感激不尽!”

    握着张诚的手,囊图把话说得很客气,手上的动作也不慢,一块五两重的金饼子,不动声色的就从他的手中塞进了张诚的袖子里。

    感觉袖子一沉,随手一摸张诚心里就有了数,他脸上顿时绽开了笑容,说话态度也变得越发地客气起来。

    宦官这种生物,不完全像人们传统印象里的那般奸诈狡猾,尤其是明代的宦官,他们只是皇帝的家奴而已,是皇帝手里可以和文官相互博弈的棋子。

    只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往往被文官们添油加醋的搅和一下,和着一盆脏水一股脑的泼到皇帝身上,把皇帝弄成了最大的输家。

    至少此时此刻,囊图对宦官并无恶感。那些士大夫,可不比宦官好上些许,该捞的钱一点也没少,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家就谁也别说谁,非要把脏水往一批人身上泼,只能显得另外一批格外无耻。

    张诚带着囊图进了皇城,然后走走停停,千转百转,最后停下来的时候,囊图下车看到的是一处假山和水池。

    他知道这里应该已经是皇宫了,怎么进来的,走什么路,那不是自己可以知道的,囊图断然当作不知。

    此刻正值下午三点左右,皇宫静悄悄的,甚至看不到往来巡逻的士兵,张诚和两名锦衣卫快速的把囊图带到了一座宫殿门口。

    张诚吩咐人通传了一下,接着出来个宦官把宫殿殿门打开了,张诚招呼着囊图走进去,脚步放的很轻。整个过程没有人开口讲话,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进得殿来,囊图正对面的是一张明黄色锦缎铺垫的桌子,还有一尊座位,就是没看到小皇帝。

    中间显然是皇帝的御座,右边此刻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白面书生,穿着朝廷一品大员的官服。他显得气宇轩昂,两眼炯炯有神。

    不用介绍,囊图立刻知道此人是谁,肯定是当朝首辅张居正。囊图也没敢乱看,赶紧俯身施礼:“外臣囊图,见过首辅大人!”

    “贵使,不必多礼。坐!”

    “多谢大人赐坐,外臣失礼了!”

    囊图谢过之后,便低着头缓步移到锦墩旁,便侧身坐在之上,斜斜的不敢坐实了。

    一切显得知礼有节,张居正不由暗暗点了一个赞。这个外藩使者长得身体健壮,皮肤黝黑,果然来自炎热的蛮荒之地。

    虽然模样有几分外族的样子,说话办事却又温文尔雅,很有眼色,的确有些不凡。

    收回心神,张居正沉声问道:“贵使,印信和剌书验证过了,的确是本朝正统年间先帝所赐。不过,本官有一事不明,还望贵使不吝赐教。”

    囊图一听,就知道朝廷对他们的身份有些迷惑。印信和剌书完全是根据史书记载3D而成,根本不可能露出破绽。

    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突然又冒出施家后人,事有蹊跷,这的确让人生疑。

    囊图不慌不忙,起身肃手施礼道:“不敢,此乃应有之义。大人但有所问,外臣定当据实相告,不敢有所隐瞒。”

    ”嗯,很好。据本官所知,正统八年后,旧港宣慰司在苏门答腊土邦势力围攻之下,施家大部遇难,余部已经被迫降了当地土邦,不知贵使又是从何而来?

    尔等久无音讯,这些年你们又藏在了哪里?莫非做了海寇不成?听说你们的船造得非常的高大,甚至堪比郑和下西洋的大福船。本官问你,尔等冒名朝贡,意欲何为?”

    说到这里,张居正的语气变得越发严厉。眼神锐利地盯着囊图,不放过一丝一毫蛛丝马迹。

    只见囊图顿时双眼通红,泪水刷的一下就流了出来。他哽咽着回答:“大人容禀,正统年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发兵攻打旧港。当时宣慰司得知消息后,自知敌众我寡,凶多吉少。

    敌未至时,为了保存实力,施二娘便派出外臣的老祖等五十余人,携少主和部分家属幼童,带上印信和剌书归国向朝廷求援。

    不料出海第三日,遇到罕见的飓风。三条船沉没一艘,其他两条船在海上漂了两个多月,到了一个叫关岛的地方,那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岛。这些年来,茫茫大海我们根本找不到归路。

    无可奈何之下,祖先们在那个荒岛上筚路蓝缕,建设家园,总算是活了下来。

    近百年过去了,乡亲们都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的子孙,一直在派出船只寻找归乡之路,期间不知牺牲了多少好汉。

    侥天之幸,十几年前,我们在岛上救了几个遇到海难,从欧罗巴来的海商,得到了一副完整的海图,也是通过他们,我们才知道旧港后来发生的事。

    可惜当时我们的第四代宣慰使传人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完成收复旧港的心愿。弥留之际,宣慰使吩咐他的儿子王实一定要回到大明,早日收复失地。

    也许是苍天有眼,历尽艰辛万苦,我们借助着黑潮洋流,绕过日本列岛,终于回到了大明,这才有了今天进贡这件事。

    我等并非居心叵测之辈,无论生死都是大明的军人,更不敢在海上为盗。

    那船是我等几十年来费尽心血打造而成,因为有欧罗巴人的帮助,所以形制有些怪异。此乃我等所献海图,正是那欧罗巴人所制。外臣句句属实,望大人明察!”

    说到这里,囊图已经泣不成声,他拜伏在地。哆嗦着从怀里掏出一份手绘的地图,双手奉上,交到身边太监的手里。

    张居正接过地图仔细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到标明关岛的位置,正在那茫茫的大海之间,再对比一下自己熟悉地方的相互位置,估算了一下关岛的距离,这中间的距离只怕不下万里。

    张居正示意太监张成扶起囊图,待他坐定,这才和颜悦色说道:“嗯,是本官唐突了,不知贵使此番作何打算?汝之少主可安好?可有同来?”

    “回禀大人,少主已随船归来,我等已经禀告了理藩院,少主希望觐见陛下,恳求陛下恩准他继承祖业,继任旧港宣慰司指挥使。

    这次归来,少主听说大明南方深受倭寇滋扰,因此让我等献上火炮和燧发火枪,以助朝廷剿寇,聊表心意。

    另外那土豆乃得自欧罗巴人,我等在关岛已经试种很多年,产量的确从未低过亩产两千斤,四五千斤都是很寻常的事情。因此这次也一并带来。

    至于旧港的事情,少主说了:我等身为大明军人,守土有责。在哪里栽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愿意率领旧港宣慰司旧部收复失地,重归我大明版图。”

    “哦,不知你们少主属下还有兵丁多少,舰船几何。”

    “禀大人,青壮不足四百,战舰五艘,少主打算获得朝廷正式任命后,前往苏门答腊寻找旧部,寻机收复失地。一年不行,就两年,两年不行,就五年。少主说:哪怕是搭上一辈子,也要收复失地。”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