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tech,大风歌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学识。一方面则是人类政治力量无可匹敌的强势姿态、政客的霸权摧毁了这些人的主动思维。中国文人就恪守于这一光明的价值理论,着眼费心于“制人”

    学而优则仕就是文人参政,文人参政之后,思考则或多或少的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迎合当政者的喜好,写下看似大同的思考,由当政者去实施这思想,奴役人民。

    从老子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儒家孔子的道德体系先以“亲亲”为立足点的“仁”再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立场使得“民德归厚”对统治者“莫敢不敬”政治体系则“存名证实”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统的天命论。君子生而知之,小人生而下愚,企图永远地将真理划分到统治者的一面,维护千秋万载的王朝。

    再看之后墨家、兵家、法家、名家、玄学、佛学、理学,这其中的林林总总的理论无不是站在新旧统治者的角度,不断变换着面目奴役人民,施以小惠,麻痹并迷惑民众的思想,使民众失去自我存在的思考,稳固政权。这样的文人思想,本就是奴才的思考,根本失去了一个思考者应有的“超然”的地位。

    这林总的思想先从人本位的角度自大地站在了宇宙的中心,再以君本位的立场卑恭地跪在了帝王的膝前。这些思想的碰撞无疑更像是一场卖身的角逐,角逐到底谁的思想更能贴近当政者的所忧,更能符合当政者的价值思考,更能满足当政者的欲望,更能驯化天下之“乱民”伏于王土。更是一场以民众利益为口实的颠覆。新旧阶级的改朝换代,有了这些思想理论的指导,从而才能获取更为壮大的声音。如此,天下熙熙者也。

    一个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家,我们固然能看到其伟大的一面,即:将自己对人民苦难的思考总结出一套更为符合当政者执行的与民共乐的政治思想,来挽救人民。但是真的挽救人民么?不,其实是奴役,奴役人民。他先是一个思考者,然后用思考过渡升级为一个官员,最后归附于一个“臣子”

    他一方面用他的思想去取悦于当政者;一方面用他的思想去取悦于民众;但实际上他的本质目的是——传播他的思想,并用这思想去当政者手中获取奴役别人的权力。

    你可以审视,中国历朝历代的知识人士的所作所为?对其价值进行总结,不过悲喜而已。这,是中国知识人士的根深蒂固的奴才本性和劣根性。

    你再审视,当政者经过他们的帮助与改造,中国人就这样在一小群虎狼的特定思维下,像羊一样的被圈定,被奴役。

    将思想嫁接在政治上?乍看你的思想是忧国忧民,但在这忧国忧民之后还有几个能继续保持良知?你到底是先忧一国之君还是先忧天下之民?你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不是终究还是从当政者的价值观念的角度去思考,去审判,去剥夺,去奴役?你的思想又是否正确?或许,在文人仕途上失意的时候,他才会积极的想起思考的价值,将失意之愁苦寄托于文字,用深厚的文学造诣把握住情绪的极致,一个不小心,留给后人永恒的“大江东去“之文字断想。

    纵看中国历代文人思想形态,一句“宠辱若惊”可以完全涵盖。如此,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价值观建立在别人的身上,成为活脱脱的奴才。

    中国还有一种隐逸文化,美其名曰“耕读传家”但终究还是进而不成退而求其次的一个衔头。有从此埋头著书,但更多的闲人逸士,还是在思想形态上展现“行隐思不隐”之“终南捷径”行为。如此,他们从行为达到了字面意义上的中国式的犬儒主义!

    如此这般,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二十个字,概括了中国的四千年。

    (五)

    在中国,真理从来都是有阶级立场的。似乎没有立场的真理就不是真理。事关人的来与去,生命和宇宙的关系,世界万物存在形态的浅规则等等,在中国的思想家眼里,全部的思维都还停留在天的意识上。这分明是自大之后的自欺。且这自欺就那么自然而然的留传了二千年。

    在中国,真理一定是有阶级立场的。这真理从来都是横向的无限发展。人与人、阶级与阶级的争斗无休无止,真理就在这斗争中成为整个民族的意识形态,被万人称颂。

    有立场的真理,被人为的刻意的添加了杜撰的成份,使得真理变为当政者的真理。如此的真理也能够看见思想者赤裸裸的功利目的。而所谓的思想也狭义的变成派系之间争斗的武器。

    2000年前的东方孔子和西方的柏拉图的人生经历有着非常的相似。都是在政治抱负不被当世所用的情况下,而开课授学。就其二者的初始动机和立场,与苏格拉底及古希腊的智者们相比,无疑,他们二者的动机则显得自私许多、卑劣许多。但任谁都不能说苏格拉底及智者们对社会产生的价值不如孔子和柏拉图。

    他们二者的学说全部都是站在其各自出身(贵族)的立场上,为统治者进行辩护,以自己的学说为统治者谋求更大的利益,对民众进行更为符合他们学说思想的麻痹。他们如同牧羊犬,民众如同羊群。正因为如此,也才使得他们的思想更为符合虎狼们,也才使得那些虎狼们用其君本位思想来桎梏民众,维护他的江山。

    作为思想者,政治生涯的开始,就是思考的结束。试想:孔子若真是当政,那么也不过就是一个吕不韦。柏拉图真的参与政治,了不起也就是和他祖先梭伦论个平级。其政绩必定无后世今日之民众的“顶礼膜拜”吃人家的嘴短,你已经丧失了完整的独立的人格,超然的地位,你的思考变成一种定式。

    作为思想者,你无需刻意地去考虑哪种政治形态存在更为合理,而是应该去思考生命个体应该以那种意识形态存在更为积极。试图创造或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某种自以为的完美政治形态,无疑主观唯心的带有一种狭义的精英意识。这精英意识的隐衷干脆就是在“人”这一生命体的属性中划分出阶级,划分出生命的贵贱。我可以役使你,你只能被役使。没有民主。没有自由。

    忧患意识也罢,学而优则仕也罢,隐逸也罢,终究不过为张扬满足本我的欲求,打着顺天行道的旗号,获取凌驾奴役他人之权利的一场游戏。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对利的获取,政治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对欲的演绎,政治无疑最具有发言权。对于人而言,此二者无疑也是人类欲望表现的极致,最符合文明社会的存在价值。所以,中国思想者的最大特色即是:一方面是平天下的贪婪,一方面是文人的本位。两者合二为一的看,即无鸿鹄之志,亦无燕雀之心。毕生追求的不过是一个高级奴才。

    东方两千年的“独”尊儒术,西方中世纪黑暗的一千年。生命饱受这些极权独裁思想的摧残。文艺复兴了,走了五百年。但中国于两千年培养出来的奴性似乎也必须要用500年的时间让灵魂习惯不再依附,适应真正的自由、独立。

    因为人性的恒古不变,又或者人类始终没有好的教条进行驯化,所以社会形态的进化永远只是换个壳子,永远的停留在一个名词的位置上

    (六)

    当纳粹覆灭的时候,很多没有被苦难折磨致死的人们,却在面对自由的阳光的时候,死了!这其中的死法只有两种。有的人是因为食物,有的人是因为信仰。

    2004-8-17

    后记:

    1、道德体系的崩溃使得许多学者认为现在人应该寻找中国思想的“原点”似乎很有道理。但我试问:经过2000年上百位君主对书籍的销毁撰改义失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原点?以孔子、老子的思想体系为原点么?(说到这里不得不骂纪晓岚是个王八蛋。他在编译四库全书的时候,去天一阁等民间藏书家哪里搜罗了许多书,再运往北京的时候,他将他认为“不好”的书全部烧掉,将他认为好的书拿回了北京城。这样看来,他烧毁的数量以及书的种类,都是让我们触目惊心的!)

    2、还有人提出,西学为器,中学为道。但问题是,谁能阻止或漠视因科学方法论而带来的滚滚地经济利益?怎么可能将西学视为“器”?

    3、康德毕生追求的自然律、道德律无疑阐述了人类存在于宇宙的终极价值。固有学者提出,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视天为自然神,这就是尊重自然律的体现。这是很先进的思想。我试问:儒家尊重自然律的前提是什么?是正名存实。姑且抛开正名的问题,如果今天我们尊重自然律,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不需要再向宇宙纵深探索?而固守于地球。

    4、有学者说,中国将来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哲学代替宗教。我决绝地以为,这说法完全背离了人的本性。若人是机器,似乎可以按照哲学的所有逻辑及定律存在;若人不是机器,那么宗教的存在也必然是永远。因为未知,因为已知。

    5、人言中国以道德为本位。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似乎如此。但是,这道德体系首先是建立在君本位基础上的。我推想:若是今天的中国依然是封建社会,那么这个以“道德为本位”的思想依然坚挺。

    6、西方人因为上帝死了,因为人本位的自由走入了科技所不能解决的思想迷妄的绝境。似乎中国应该避免这个绝境,但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君本位思想,我们还远远没有资格走入这个绝境。

    7、现在人都说法治社会比人治社会好。但我看到了法治社会如欧美国家的等等社会行为却更为的让“人”难以生存。法律并没有解决他们的种种社会危机。人治是集权,法治是迷乱。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给“自由”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这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把道德和自由狭义地看成了敌人。如此,自由才使得生命无所不为,无所顾忌。人治和法治都忽略了道德的力量,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法治所能做的,只有不断扩充拘禁的空间。

    8、在今天,有志于成为知识人士的人越来越多。但勇于立志以毕生的精力用知识或思考重构被科学方法论所解构的道德的人却越来越少。志于成为知识精英的人之所以多,是因为知识能够满足人的物质利益最大化,而少于重构道德的人之所以少,或许是因为道德永远和物质利益无关。道德,在今天仅仅是眼睛、心灵被伤害后的一种叹息的伪善。

    9、许多人在今天批判道德。但是这些人远远不是从1911年之前生活到今天的。如果说道德伪善,那么道德从来就隐藏着几丝伪善的因素,如果说道德伪善,那么只能说道德今天宽泛了许多,才使得你有关于伪善的思考。只要看人类的道德,那么都必然有伪善之处。但问题是,某些伪善是否能够使生活更为和谐?你见面和我说“吃了么?”我张嘴回句“滚你”这就不仅仅是伪善的问题了,是压根没有道德的问题了。

    2004-8-20修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