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tech,长江的女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战胜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害,登上了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完成了究竟无上的佛果。他的心境,从波涛汹涌的状态,进入了平静如镜的状态;从此之后,永无波浪,也没有涟漪,唯是一片深广无边与澄澈清凉,容受一切,包举万类,而又丝毫不受他物的骚扰。

    这便是佛的境界,如此的描叙真的令人怦然心动。向往之。四十岁的人不知有佛,不知佛陀是很悲哀的事情。一个高洁智慧的灵魂到四十岁时,会无形的参到佛,进入那一境界。或由他们生或他们生命中某人的带领,那份宁静广阔而浩瀚无边的世界,它是生的真谛生的幸。生的不幸在你陷入碌碌无为庸众中而不知佛不得佛。人只有成长到这个地步,历经这样一个过程,才会真正步入不惑。所谓四十而不惑的古话,或许就来源于此。有没有人长到四十从未知道世界有佛的呢?或以辈子都不知道佛陀为何人物的呢?那可真是枉费了一生了。四十岁前,我亦是不知道有佛,佛陀的。

    曾经我在微博里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心有包袱的人就去读经书,会看淡看轻许多。那里就在讲心无所住,心无所往,达到那个境界,基本上就超脱了尘世。什么金钱地位名利都变成了尘埃。那种心境的明空,真就如六祖慧能大师悟道时候的偈子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欠帐的人心无所住,就是欠不欠都一样,不就解脱了吗?欠情的人,心无所住,有情无情都一样,这样不照常过日子么?所以,参禅或佛是很人生很必要的一个成长过程,能经历到是有福的。何况经书里可悟到人生不曾经历过的大智慧,到达种恬静甜蜜的意境,这也是有福的。宁静之光其实许多时候就是佛之慈光。他她经历了人生或情感上的许多沧桑,才到经书里去寻找佛之慈光。其实很多时候,参佛念经可解释为对所处现实的一种逃避。无非达到最高处,或低到尘埃里,两类。而中庸或享乐的人,永远达不到这种境界,去参什么佛读什么经书的。曾经我还为这个尘世的语言,用作佛语该如何说的阐释。记得爱读书里有段话:在无数次心灵的相逢里,我眼含热泪,轻轻地告诉你,记住,我想念你。记住,你的世界我曾来过。那一地月光,那一树花影,那春去秋来的脚步声,是我刻在你世界上的痕迹。——你的世界我曾来过。我用佛语说:清苦的是念,安静的是想,你是我今生的念想,既佛。或者在自己心思某人,而某人并非在这个尘世思念你时的那种无奈痛苦心境。也会用几句有似佛的语言表达:你在这里清苦思念,而你思念的人却混迹在滚滚红尘,乐不知疲,过了此站又彼站,你却在七极佛塔,一塔一塔的背对着他而进去。这可能就是参佛的最高境界啦。竟然写到了七级佛塔。仿佛自己真已参到了佛,超越尘世之外了。其实这都不是佛。记得金刚经里说,你心中之所以痛苦无奈,焦躁绝望,那不是因为你心中有爱,而是你心中有欲望。尘世的某人某物某事让你想不自禁,痛苦难当,都只因你心中贪欲。你首先进入这个地方,读经参佛,是因对尘世产生了情绪,想到这里寻求安静解脱。然后你奇迹的发现,你已经超脱了那个凡俗尘世的一切,不再痛苦绝望无奈,儿时真实感受到那片宁静的幸福,那几乎成为你新生的一种力量。你真正的得到了这宁静广阔与浩瀚无边,绝妙神奇的天地。这里,你才真正知道世界原是有佛的。你心中的佛陀亦一日日清晰。所谓人生四十而不惑。无非是你已经到达了那个地方,在哪里走了一遭。至于最终你能保持多久,坚持多久,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