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iquge.tech,权力野兽朱元璋3(大结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寓深,他当时是国子监祭酒。不想有人告发了他们嫖妓的事,朱元璋把林寓深、胡惟庸一同叫去痛斥,林寓深却很仗义,说“一品夫人”是他包养的,胡惟庸只是被他拉去吃了几回花酒而已,结果林寓深杖五十,革职了,回乡不久就病死了,而胡惟庸却安然无恙,内心里感到有愧,无以报答,想不到救了他儿子。

    胡惟庸这次也没有兜底,他只是说他是惜才,那天忽然来了灵气,说林贤是他安排的反间计,允许林贤假受倭寇之贿,取得他们信任,才好知道倭寇动向,随时击破。

    林贤说他真是因祸得福,当时在大牢里想,必是株连九族了,没想到柳暗花明,皇上不但没杀他,事后反倒升他为三品指挥了。这都是丞相再造之恩,他问丞相让他干什么吧?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当真人不说假话。”胡惟庸说,他已被逼得走投无路了。不管他怎样尽忠,皇上都疑心他不忠,这都是当丞相的苦衷,伴君如伴虎,现在可真是骑到老虎背上了。若只是他一个人呢,也无所谓了,皇上要杀要砍随他去了。可他听说皇上屏风背后有一张图,画的跟蜘蛛网似的,串在他网上的五品官以上的就有五六百人之多,万一他出了事,不是把他们都葬送了吗?他实在于心不忍。

    林贤说:“既是丞相被逼到这地步,那就不如真反了,我的恩人是您,您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

    胡惟庸早已想好了计策,派林贤乘船去日本,借四百兵来,可冒充日本僧侣,来朝见大明洪武皇帝,他是必见的。届时身藏暗器,听号令动手。

    林贤说:“这主意好。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日本朋友,叫如瑶,他就是僧侣,到时候诈称向朱皇帝进贡,皇上必亲自接见。”

    胡惟庸说:“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成不成,不可泄露于人。”

    林贤当即拔出佩剑,左手伸到桌上,挥刀剁下血淋淋的小手指头,说:“这是我的人格。”

    胡惟庸放心了,也很感动,称赞林贤真仗义。

    四

    胡惟庸想干成大事,越过李善长并不容易,他就是糟朽了,也如一条大船,烂了也有三千钉。胡惟庸的想法是,实在不能把李善长拉上自己的战车,至少也要让他保持中立,装聋作哑;李善长如果有个明确态度,当然更好,他是元老,门生故吏满天下,确有一呼百应的功效。

    好在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已是胡惟庸的亲家,李善长的外甥丁斌也是胡惟庸的死党,派了他们二人去说服李善长,是大有希望的。

    这天逍遥自在的李善长正在喂鸟儿,李存义和李善长的外甥丁斌来了,李存义站在花下看他逗鸟,说:“哥哥好自在呀。”

    李善长很自得,人说无官一身轻,他是有官一身轻啊。

    是啊!论官职,他是总中书省居百官之首;论爵位,他是异姓中公爵中的首位;论关系,他与皇上是亲家翁,他可管事,又可甩手,他的俸禄是双份的。

    丁斌把提在手中的一个长形大螺甸宝盒放下说,舅舅是誉满天下,再也无所求了,所以悠闲。

    李善长问他们两个怎么凑到一块。

    李存义说他们刚从胡丞相那儿来。

    李善长说:“你们少往他那儿跑,这人野心勃勃,迟早要出事。”

    丁斌说,胡丞相广交朋友,算一算,满朝文武,十有六七是他的同乡、学生和他推荐的人,他的权势太大了,皇上也拿他没办法。

    李善长坐下,二人也坐在葡萄架下的石桌旁。李善长老谋深算且有几分奚落地说:“你们未免太低估了皇上了。”他斜了一眼螺甸盒子:“我外甥给我送礼来了?”

    “是呀。”丁斌打开盒子,里面有两把合在一起的剑,是阴阳剑。

    李善长的眼睛立刻放光了,拿起来,一双剑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弹一下铮铮有音乐之声。李善长是识货的,这不是有名的乾坤剑吗?是当年汉高祖斩蛇起义的宝剑,胡惟庸不知花了多少工夫、多少银子才弄到手的,他连皇上都没告诉,只让李善长看过一眼,他问这乾坤剑怎么到了他手上?

    “这是胡丞相孝敬给舅舅的呀!”丁斌说。

    李善长虽然爱不释手,还是把剑放回了匣子,说:“我可承受不起,况且他胡惟庸是无利不起早的,下这么大本钱,会是无利可图?你们帮他来给我套钻!”

    李存义说:“哥哥说得对,这乾坤剑是价值连城,哥哥一句允诺,可是整个乾坤啊!”李善长耷拉着眼皮,说他不懂李存义说些什么。

    李存义又从一个锦匣里拿出一个画轴,轻轻展开,说:“哥哥你看这个。”

    李善长以为不过是一幅字画,便不在意地斜了一眼,但两眼立即放出光焰来,他站了起来,现找出放大镜细看。

    李存义和丁斌暗暗发笑。

    李善长:“这真的是索靖的出师颂?”

    “那还有假!”李存义说,这是当年元代宫中收藏的。不敢吹,拿他换一座城池,绰绰有余。

    李善长拿着放大镜又仔细看了起来,他很在行,西晋索靖的字留存极少,索靖的字如飘风忽举,如雪岭孤松,如冰河危石,虽王羲之不敢与之争锋。

    李存义说:“这也是胡丞相孝敬哥哥的。”

    李善长没说谢,也没说不要。他直截了当地问,胡惟庸下这么大本钱图什么。

    李存义说一山难容二虎,现在胡丞相的势力这么大,做成大事,举手之劳而已,他最敬重的是哥哥,当然希望到时候支持他一把。

    李善长显得很平静地说:“谋逆之事,我听不见。”

    李存义看了一眼丁斌,又说:“事成了,他说封你为淮西王,咱们老家在淮西,土沃民丰。割地为王也不枉一世,你为朱家打了天下,到头来才是一个公爵,为一点小事就翻脸罢官,现在说是让你总中书省,你也明白,你手上什么权也没有。”

    李善长说:“别在这儿胡说八道。”口气并不严厉。

    丁斌说,舅舅干与不干,胡惟庸都必成大事,到时候你怎么办?至少,你应该表示支持他,也用不着你扛旗上阵。

    李善长看了一眼乾坤剑,说:“你们尽胡闹;我老了,干不成什么了;生怕你们闹出不好的结局来。”他说完,半闭起眼睛假寐。

    丁斌急忙拉了李存义的袖子一下,二人悄悄溜走。李善长半眯的眼中看见了,也没叫他们,也没叫把乾坤剑和索靖的字带走。

    五

    李善长留下了乾坤剑和索靖的字画,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胡惟庸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马上召来陈宁、涂节、吴云等人密谋。有些事,胡惟庸允许他们知道,有些事他是单线接触,像明州卫指挥使林贤的那一步棋,任何人都不会告诉,那是他最后一招棋。

    陈宁说:“太好了,李善长接受了乾坤剑和索靖的字,就等于把乾坤拱手送给丞相了。”

    胡惟庸故意低调,他说李善长什么也没答应,反倒担心弄出事来。

    涂节认为这是默许了,他生怕李存义他们闹出事来,反过来理解,就是希望咱们一举成功,别闹出事来。

    吴云说:“他说他老了,什么意思?”

    胡惟庸说:“坐收渔人之利呀!我们成了,他是功臣;我们败了,他什么罪过没有。他说自己老了,什么也干不了。”

    “这老滑头。”吴云说。

    “他有这个态度很好了。”胡惟庸说,真让他挑头,事后推他当皇帝吗?只要他支持,这就是一面旗,到时候就有天下一半人跟着他倒向咱们,正如陈御史中丞说言,乾坤剑虽贵重,也没有乾坤沉重啊。

    说起动手时间,他们都主张越快越好,一来夜长梦多,容易有变故,二来朱元璋说不定哪天心血来潮,就会让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人头落地,汪广洋就是个例子。他胆小怕事,够滑头的了,却不料前几天朱元璋突然在早朝时宣布贬官,到海南岛去流放!可又没说什么原因,当胡惟庸费尽心机让达兰探来底细时,他吓得浑身上下汗毛直竖,竟是因为麻奉工告诉他要毒死刘基的事,而汪广洋装聋作哑,没有上奏。

    这样看来,朱元璋对他胡惟庸不明显是引而不发吗?或者是欲擒故纵。

    陈宁说:“你们听说了吗?皇上追补了诏令,让汪广洋自裁,赐死了。”

    吴云说:“不是流放海南岛吗?”

    胡惟庸证实,赐死的上谕是昨天发出的,汪广洋还在路上,也许正犯愁怎样在那瘴疠之乡度过余生呢。现在不用发愁了,皇上给了他一个痛快的。

    吴云问:“他到底犯了什么事呀?”

    陈宁说:“没人敢问,我问了一句,皇上说,他明明知道御医下错了药,致刘基误被毒死,却隐匿不报。”

    吴云以为这是个好消息,看样子麻奉工把过失自己揽过去了?不然皇上怎么说下错了药?

    胡惟庸说,麻太医又不是白痴,他供出别人,自己也是个死,说下错了药,不一定死,聪明。

    陈宁提醒说,不管怎么说,风声太紧了,皇上疑心越来越重,及早起事为好。

    胡惟庸还要亲自到李善长家去一次。告诉他实底,他可以装聋作哑,事成封王,事败,不牵连他,他旱涝保收,只有这样,他才能站在我们一边。

    陈宁说:“有必要再敲他一下。”

    送走了陈宁他们,胡惟庸突然记起今天是与达兰在他外宅见面的日子。他心烦意乱,本没心思去眠花宿柳,不过不去也不行,那是个惹不起的主。胡惟庸觉得达兰再精明也是女人而已,她想借胡惟庸这条大船出海,这不是找错人了吗?眼下胡惟庸还想黄袍加身呢,会真心帮她?退一步说,真想帮她,又谈何容易?朱梓前边有七个皇子,其中太子朱标不要说了,皇二子秦王朱就藩西安,皇三子朱封了晋王,封国在太原,皇四子朱棣封了燕王,五皇子朱礐封了吴王,他们全是马皇后嫡出,六皇子楚王朱祯、七皇子齐王朱也都有实力,轮坐金殿,也轮不到老八朱梓呀。

    胡惟庸不能不应付她,自从与达兰有了苟合之欢,他事实上被拿下马了。只要达兰翻脸,把他们的事说穿了,胡惟庸还有命吗?

    今天达兰显得特别亢奋,明天朱梓就要去长沙就藩了,达兰居然要胡惟庸给朱梓拨三千精兵护送,并且说完事就把这三千御林军留长沙,做潭王的亲兵。

    胡惟庸说她疯了,这不是痴人说梦吗?带兵不犯忌吗?按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各王可以有三千亲兵,再多了就不行了。没有必要留下皇上的御林军。为了说服达兰,胡惟庸出了个主意,不妨到了长沙自己招兵,自己请教师爷训练,那才是心腹,皇上的兵能对别人那么忠心吗?

    “这主意好。”达兰乐了,但她也明白,招募军队,要花很多钱的,粮饷、军械、营房、马匹,她要胡惟庸从国库里给她拨付。

    胡惟庸心里暗暗叫苦,不知怎样应付她,按她的主意办,非成了她的替死鬼不可,但又不能得罪她,便说可让潭王先走,他随后与户部、兵部商议,用个变通的办法筹措练军的款项,达兰这才暂时不闹了。

    下面的节目是上床,然而心不在焉的胡惟庸无论怎样努力,总归是半途而废,后来被欲火中烧的达兰骂了一声“废物”一脚从床上把胡惟庸蹬到了地上。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